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动态 >> 正文
教学科研|商务英语教研室开展“商务英语课程中的跨文化能力与中国元素融合”教研会议
日期: 2025-10-28 信息来源: 点击数:

(文/纪利闪)2025年10月28日,商务英语教研室于文华2-313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此次活动主题为“商务英语课程中的跨文化能力与中国元素融合”,会议由魏洁和纪利闪老师共同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共同聚焦课程改革实践,探索教学创新方向。

会上,两位老师以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谈判、综合商务英语课程为例,结合教学实例剖析融合路径。例如讲解“凭标准买卖”时,可引入武夷岩茶、绍兴黄酒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对比其国家标准与欧盟地理标志保护条例,指导学生既强化规则应用能力,又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对“产品特色”的认知差异;同时结合“一带一路”中国光伏企业出口案例,分析如何依据中东宗教文化与法律要求选择贸易术语,传递中国企业“合规经营、互利共赢”的理念。

商务谈判课程可以聚焦“中国智慧”与跨文化沟通策略的结合,打破“西方谈判逻辑至上”的惯性,引导学生通过英语介绍本地化帮扶计划建立信任,理解“长期合作思维”的重要性,传递“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此外,构建“中国元素话术库”、设计“中国茶叶出口商与英国进口商价格谈判”等案例任务,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中国文化。

综合商务英语课程作为语言能力培养的核心载体,其“中国叙事”融入方式成为研讨重点。教师需突破“西方话题主导”的教材局限,将中国商务场景、品牌故事与发展理念融入听、说、读、写全维度教学。阅读写作模块可选用“中国企业绿色出海”“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等议题。听说训练模块则建议选用马云、董明珠等中国企业家的国际论坛英语演讲作为听力材料,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实现“中国故事,英语表达”,强化跨文化表达能力与文化自信。

最后,魏老师强调了融合路径的三大原则:一是“适配性”,结合不同课程核心目标设计内容,避免生硬堆砌;二是“实用性”,聚焦中国企业出海真实需求,服务学生职业发展;三是“双向性”,兼顾西方文化理解与中国文化表达,实现“跨文化对话”。

研讨环节,教师们针对各自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展开分享与讨论,大家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进教学创新,切实解决“文化失衡”问题,为国家培养“语言过硬、文化自信、善于跨文化博弈”的复合型商务人才。

Copyright©2025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地 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华北路(东校区)    邮政编码:4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