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动态 >> 正文
教学科研|专业英语教研室开展“学生批判性思辨能力培养研究”教研活动
日期: 2025-10-14 信息来源: 点击数:

(文/汤俊丽 图/汤俊丽)2025年10月14日下午,专业英语教研室在文华楼2-109办公室召开教研活动,主题为“学生批判性思辨能力培养研究”,会议由教研室副主任李曼老师主持,专业英语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教研活动中,张喜昌老师首先对当前学生批判性思辨能力欠缺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习惯于接受单一的答案,缺乏独立思考和质疑精神。此外,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缺乏系统的分析方法和逻辑推理能力,导致思辨能力不足。张喜昌老师强调,这种能力的欠缺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制约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张喜昌老师提出了多种解决策略。他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避免单一答案的限制。同时,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想,提升思辨能力。此外,他还强调了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建议将批判性思辨能力融入课程大纲,设计专门的思辨训练模块,如在写作课上要求学生撰写批判性文章,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张喜昌老师发言结束后,与会教师们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惠钦源老师提到,批判性思辨能力对学生至关重要,在阅读课上,让学生分析作者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可以有效培养质疑和分析能力。许东阳老师认为小组讨论是培养批判性思辨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交流不同的观点,学会倾听和反驳。贺慧老师强调课程设计的重要性,提出可以将批判性思辨能力融入课程大纲,设计专门的思辨训练模块。谷雨老师则提到利用在线讨论平台和思辨类影视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刘惠玲老师则从文化对比教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引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辨案例,让学生从多元文化视角思考问题,培养跨文化思辨能力。

会议最后,李曼副主任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她指出,本次会议围绕“学生批判性思辨能力的培养”展开,与会教师们一致认为,批判性思辨能力对学生未来发展极为重要,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开展小组讨论、优化课程设计以及利用技术手段等多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自身也需不断学习,提升思辨能力,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下一步,教研室将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将思辨能力培养融入日常教学中,并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分享经验,共同提升教学质量。

Copyright©2025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地 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华北路(东校区)    邮政编码:4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