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动态 >> 正文
教学科研|公共英语教研室(Ⅲ)开展“大学英语教学中 传统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教研活动
日期: 2025-10-14 信息来源: 点击数:

(文图/熊晨曦)10月14日下午,公共英语教研室(Ⅲ)在文华2-402办公室开展了以“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旨在探索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传承新路径,破解文化失语难题,提升学生文化自信与语言表达。

会上,王长虹老师首先带领与会教师深入学习了相关文献材料。他指出了过去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西方文化输入、轻本土文化输出”的痛点,深刻剖析了“文化失语”现象产生的根源——既有“洋节热”等文化氛围的影响,也存在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不足的问题。“‘双向文化交流’理念至今仍具指导意义,”王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感悟,“英语不是西方文化的‘传声筒’,而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这与当下我们倡导的‘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高度契合。”

针对具体的实践路径,他强调“树立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传承与弘扬传统中国文化”需落实在教学细节中,可借鉴“用英语阐释成语典故”“对比中西传统节日”等方式,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深化文化认同。同时,徐方州老师提出的师资队伍建设建议也引发共鸣,他认为教师需先夯实传统文化素养,才能引导学生实现从“理解文化”到“表达文化”的跃迁。结合近年教学创新案例,王老师补充道:“如今的AI工具、ISW工作坊等形式,正是对‘改革教学模式’理念的生动延续。”

最后,郑路主任作总结发言。他肯定了此次教研活动的实践价值,认为其对于解决当前教学难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大学英语教学要兼顾语言技能与文化担当,”郑主任强调,“未来教研室需进一步构建‘理论学习—文化体验—创意表达’的教学体系,让传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真正活起来。”

未来,我教研室将深化文化传承实践,创新教学模式,持续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与文化底蕴的新时代人才。

Copyright©2025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地 址: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华北路(东校区)    邮政编码:4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