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汤俊丽 图/汤俊丽)2025年10月28日下午,专业英语教研室在文华楼2-109教室召开教研活动,主题为“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综合英语课文重构——从信息输入到批判性输出”,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张园园老师主持,专业英语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教研活动中,楚怡涵老师首先指出,大一大二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词汇量有限、语法薄弱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楚老师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即将“语言基础夯实”与“培养思辨能力”有机结合,并借助AI工具降低实践门槛。她建议按照“词汇-语法-思辨”三层捆绑式结构重构课文,核心逻辑是用思辨问题驱动语言基础学习,避免孤立地背单词和学语法。楚老师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语言能力,还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楚怡涵老师的发言引发了与会教师的广泛共鸣和深入思考。随后赵梦帆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通过设计有趣的思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赵老师还强调了AI工具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认为其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惠钦源老师则从课程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将思辨能力培养融入综合英语课程体系。他指出,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侧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楚怡涵老师提出的课文重构方法,可以打破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够学会如何思考和分析问题。
其他教师也纷纷结合自己的课程教学实践,分享了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方面的经验和见解。大家一致认为,楚怡涵老师提出的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综合英语课文重构方法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创新性,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会议最后,张园园主任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她指出,本次会议围绕“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综合英语课文重构”展开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讨论,与会教师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张主任强调,教师们应积极探索将语言基础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工具,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次教研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教研室的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也为学院的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们将在英语学习和思辨能力培养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