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王豪 文|张一琪)夏日的热浪挡不住青春的脚步,外国语学院学子王豪怀揣着对家乡的赤诚与责任,踏上了暑期资助政策宣传的征程。他以个人实践为笔,在乡村的土地上书写着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让国家与学校的资助关怀如同清泉般流进乡亲们的心田。

为了让资助政策真正“走进”乡村,王豪同学提前做足了功课。他深入研究政策文件,针对家乡常见的教育资助困惑,逐字逐句梳理要点,将晦涩的专业术语转化为乡亲们耳熟能详的方言土语。考虑到不同家庭的需求差异,他特意准备了详尽的宣传手册,手册里不仅有政策解读,还有申请流程、注意事项等实用信息,方便家长和学生随时查阅。

在宣传过程中,王豪同学主动向过往的村民递上宣传手册,用亲切的方言讲解着“助学贷款如何申请”“奖学金有哪些类别”等大家关心的问题,他还结合身边的真实案例,生动地讲述着资助政策如何帮助贫困学子圆了求学梦。面对村民们的疑问,他总是耐心解答,直到对方完全理解。有位大爷不识字,王豪就逐字逐句地念给他听,还反复强调关键信息,确保大爷能清楚知晓政策内容。
这场个人社会实践,对王豪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成长。从最初面对陌生人时的些许羞涩,到后来能从容自信地讲解政策;从单纯地完成宣传任务,到真切地感受到乡亲们对教育资助的渴望,他的社会责任感在一次次交流中不断升华。他说:“当看到乡亲们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当听到他们说‘这下孩子上学有指望了’,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王豪同学的暑期实践,不仅让更多乡村家庭了解到了资助政策的暖心举措,更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用实际行动反哺家乡的情怀。外国语学院也将继续鼓励学子们参与此类实践活动,让更多像王豪一样的青年在服务社会中提升自我,让资助的阳光照亮更多乡村学子的求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