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梨园 图/闫凌菡)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党员意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现开设 “党员之声” 栏目。在这方新的思想阵地上,外国语学院的党员同志们将以鲜活的感悟来讲述党史的动人篇章与红色经典故事,展现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与价值追求。
今天,让我们聆听来自外国语学院第一党支部闫凌菡同志带来的“党员之声”,感受信仰的力量。

人物介绍
闫凌菡,女,2022级英语(BK)5班。2024年12月成为预备党员。担任班级团支书一职,曾任外国语学院党务中心副部长和校团员教育中心部长。
获奖情况
2023年5月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
2023年5月被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
2023年5月在献血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2023年9月在迎新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志愿者”
2023年11月荣获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二等奖学金”
2023年11月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3年12月被评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三好学生”
2023年12月被评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优秀学员”
2024年4月荣获校园舞蹈大赛“团体一等奖”
2024年4月在黄帝文化论坛期间被评为新郑市“优秀志愿者”
2024年11月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4年11月荣获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二等奖学金”
2025年3月被评为“年度学习强国达人”
党史故事
了解其人后
再闻其声
让我们
一起倾听
她带来的党史故事
红色经典故事—“半条棉被”.mp3
《半条棉被》
这个故事发生在1934年11月的长征途中。红军突破国民党封锁后,三位女红军借宿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徐解秀家。这间茅屋家徒四壁,仅有稻草铺床,难抵深秋寒意。女红军虽只剩一床行军被,仍坚持与徐解秀母子同盖,男主人则在门口草堆守夜。
短短数日,红军战士与村民同吃同劳,讲述革命理想。临别之际,女红军决意留下这床珍贵棉被,徐解秀夫妇却坚拒不受。推让间,一位红军突然取出剪刀将棉被一分为二,她对徐解秀说:“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徐解秀紧攥半条棉被,泪流满面目送红军继续远征。
半条棉被,温暖的是民心,传承的是信仰。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红军战士们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没有温暖的衣物,没有舒适的住所。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什么是真正的革命精神。
如今,岁月流转,时代变迁,但“半条棉被”的故事依然熠熠生辉。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要传承“半条棉被”的精神,勇于担当,无私奉献。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像红军战士们一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我们要铭记“半条棉被”的故事,让这份温暖与力量永远延续下去。要不断强化“四个意识”,立足自身岗位,扎实工作,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本期党员之声到此结束啦,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感悟与体会发到评论区哦!